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645942,共祖时间约为 4270 年前,推测为龙山时期在我国中南地区有过较大发展的一支大族。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58%。
溯源分析
0.46%
0.90%
1.34%
1.78%
湖南省
2.22%
重庆市
1.73%
广西壮族自治区
1.71%
四川省
1.53%
台湾省
1.01%
海南省
0.88%
贵州省
0.86%
广东省
0.85%
江西省
0.80%
湖北省
0.75%
福建省
0.71%
云南省
0.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22%
河南省
0.19%
安徽省
0.18%
浙江省
0.16%
江苏省
0.16%
上海市
0.13%
北京市
0.12%
山西省
0.12%
辽宁省
0.11%
陕西省
0.10%
内蒙古自治区
0.10%
黑龙江省
0.08%
天津市
0.07%
河北省
0.07%
山东省
0.06%
甘肃省
0.06%
吉林省
0.02%
- 展开
支系情况
大约在 4270 年前,O-MF645942 类型分化形成 3 个主要支系,其中 O-MF57639 分支分化形成了两个支系,O-Z38638 分支随后在 4000 年左右分化形成 6 个支系,O-F22870 分支在 3200 年左右分出 3 个分支,证明该类型在夏商时期有大量的人口增殖。
历经近 4000 年的人口发展,O-MF645942 类型下游分化形成了南方蓝(兰)氏家族(O-MF59672)、南方廖氏家族(1)(O-MF77936)、粤川湘赣傅(付)氏家族(O-MF177371)、永州唐氏家族(2)(O-MF33000)等众多家族。
家族详情
姓氏分布
目前,该类型男性人口中,唐、李、陈、王等姓占比较高,其余有黄、刘、何、张、周等姓。
现代龙山时期中南大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7.93%
李
7.63%
唐
5.97%
陈
4.99%
王
3.91%
刘
3.62%
张
3.42%
何
3.23%
黄
2.94%
周
2.25%
邓
2.25%
吴
2.15%
蒋
1.76%
杨
1.47%
罗
1.47%
廖
1.37%
徐
1.27%
蓝
1.27%
谢
1.27%
傅
1.08%
胡
1.08%
兰
0.98%
郑
0.98%
付
0.98%
郭
0.88%
冯
0.88%
朱
0.88%
潘
0.88%
彭
0.88%
林
0.78%
石
0.78%
赵
0.78%
梁
0.68%
曾
0.68%
曹
0.68%
袁
0.68%
钟
0.68%
谭
0.68%
肖
0.59%
文
0.59%
秦
0.59%
龙
0.59%
马
0.49%
苏
0.49%
易
0.49%
莫
0.49%
邱
0.49%
雷
0.49%
孙
0.49%
姚
0.49%
柏
0.49%
卢
0.49%
倪
0.39%
吕
0.39%
尹
0.39%
范
0.39%
贺
0.39%
熊
0.39%
夏
0.39%
许
0.39%
韦
0.39%
邹
0.39%
余
0.39%
高
0.29%
董
0.29%
屠
0.29%
汤
0.29%
丁
0.29%
温
0.29%
白
0.29%
汪
0.20%
覃
0.20%
向
0.20%
魏
0.20%
沈
0.20%
姜
0.20%
邝
0.20%
崔
0.20%
赖
0.20%
严
0.20%
涂
0.20%
游
0.20%
席
0.20%
蔡
0.20%
程
0.20%
欧阳
0.20%
聂
0.20%
杜
0.20%
巫
0.20%
毛
0.20%
康
0.20%
钱
0.20%
黎
0.20%
梅
0.20%
龚
0.20%
万
0.20%
萧
0.10%
瞿
0.10%
鲁
0.10%
宁
0.10%
陶
0.10%
蒲
0.10%
施
0.10%
孔
0.10%
田
0.10%
上官
0.10%
俞
0.10%
先
0.10%
葛
0.10%
邵
0.10%
扶
0.10%
成
0.10%
祁
0.10%
屈
0.10%
江
0.10%
桂
0.10%
鄢
0.10%
季
0.10%
凌
0.10%
阴
0.10%
金
0.10%
佟
0.10%
左
0.10%
淦
0.10%
邬
0.10%
饶
0.10%
甘
0.10%
米
0.10%
叶
0.10%
顼
0.10%
祖
0.10%
晏
0.10%
殷
0.10%
符
0.10%
于
0.10%
邰
0.10%
酆
0.10%
牟
0.10%
侯
0.10%
蒙
0.10%
无
0.10%
诸
0.10%
喻
0.10%
况
0.10%
翁
0.10%
牛
0.10%
方
0.10%
古
0.10%
宋
0.10%
洪
展开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