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闽戴氏家族

家族的遗传标记为O-MF17307,
它的形成时间为 2000 年前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17307,共祖时间约为 2000 年前,推测为集中分布于江苏、福建等地的一支戴氏家族。

溯源分析

  • 姓氏关联

    姓氏关联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多例江苏、福建的戴氏同属于 O-MF17307 类型,占比极其显著。

    结合分化树树形和姓氏显著性,我们推测 O-MF17307 类型对应一支以戴姓为主体的家族。

  • 形成时间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MF17307 类型共祖于大约 2000 年前,即共同祖先生活在汉代。

    根据参测用户提供的谱系信息,本研究所涉南安样本出自诗山大庭戴氏,始迁祖戴九郎,唐僖宗光启年间定居南邑诗山锦坂。九世戴梦申,南宋嘉泰二年(1202)特奏名进士,授将仕郎,任番禺判簿。二十二世戴廷诏(1564-1632),字道阶,号赞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三十一世戴凤仪(1849-1917),字金箴,号敬斋,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内阁中书兼颐和园领事,诰授奉政大夫。其一生致力于地方文教事业,光绪十六年(1890年)归乡后主持创建诗山书院并担任首任山长,主持编纂《南安县志》《诗山书院志》《郭山庙志》等方志文献。

    长泰样本或出自长泰戴氏,其谱载入闽祖戴元理于唐总章二年(669)随陈政戍闽,功授左郎将、顺德将军,镇守漳浦,驻军云霄乌石山。垂拱二年(686)陈元光创置漳州,元理落籍为家,尊父戴伯岳为戴姓开漳始祖。贞元二年(786),漳州治由漳浦李澳川迁龙溪桂林村,入漳五世永明,携父母神牌徙居龙溪县游仙乡墨溪村。十五世秉权,宋康定元年(1040)自南靖墨溪迁居长泰,为长泰戴氏始祖。至二十三世分拓,为真泰、真荣、真华三派。其科甲始于真荣派永乐二年(1404)进士戴同吉,而鼎盛则出自真华派侍郎坂一系,侍郎坂开基祖戴皞(1432-1515),字弘亮,号遁庵,其后有“一门九进士”(时宗、燿、燝、熺、烨、绅、壎、玑、大集)、十八名举人、五贡四十余人,其中尤以明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戴燿(1542-1628)为著。

    本研究所涉家族形成时间远至汉代,结合其地域分布,有可能对应历史上的广陵戴氏。史料最早所见人物为吴左将军戴烈,其孙戴渊(269-322),字若思,王敦之乱时为骠骑将军,率军勤王,兵败遇害,《晋书》有传,其弟邈官至东晋尚书右仆射。

    O-MF17307 类型的戴氏具体源流有待进一步探索,留待后续研究。本研究因检测样本有限,尚需更多用户参与深度检测,以使该家族的谱系树和共祖时间更精细准确。

  • 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O-MF17307 类型主要分布于江苏、福建等地。

社区讨论

默认头像

参与讨论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