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作为一个六普排名126位的人口小姓氏,目前以江西为第一人口大省,其余多分布在两湖、西南地区,且追溯族谱多源自江西。在明清的修谱风潮中南方聂氏家族普遍构建了一个源自姜齐/姬卫然后南下再又西迁的祖源脉络。
商业化基因测序推广以来,打破了“天下无二聂”的迷雾,聂姓与其他姓氏一样都有各种不同的单倍群。不过在这其中有一个单倍群较为突出,即O-F793。在23魔方公司2019年的湘赣聂氏家族溯源中提到:“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聂姓样本中O-F793占8.5%,表现出显著富集,亦是当代聂姓中占比最大的父系类型。推测F793下可能存在一个人数较多的聂姓家族。”①。“通过Y谱系构建可以看出,F793下游Y150436最远共祖于约2160年前即西汉时期,初次分化即分为5叉(截止2020年4月29日分为8叉),对应了一个共祖于约2160年前(截止2020年4月29日估龄为2200年)、集中于赣湘等省的聂氏家族。”②。

图1:湘赣聂氏家族谱系树 23魔方 2019
通过23魔方公司的溯源,我们知道了有一个O-F793下游的江西聂氏家族,让我们的目光回到O-F793:“支系历史:O-F793属于O-F17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20%。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60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周代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主要分布于南方诸省,其下游O-Y141213分支,在汉初又进行过一次强烈爆发,目前在华北地区较为集中。”③。从O-F793的人口比例、分布、爆发程度和年代等诸多特征来看,其疑似为楚王族单倍群类型。将江西聂氏家族与楚王族联系在一起后不禁让人想起《广韵》、《韵谱》、《姓解》等均作聂氏源于楚大夫食采於聂,因而楚聂之说或许并非空穴来风,江西聂氏源自楚王室,与族谱所追溯的北方聂氏人物并不同源,而Y150436与F793之间仅相差1个SNP也增加了楚聂的可能性,降低了是因中途改姓或编户齐民得姓的姓氏家族的可能性。
思路往这个方向走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楚国,目前所见典籍中最早记载的南方聂氏人物为东吴丹阳太守聂友,更早的则似无迹可寻,不过《楚简帛通假汇释》一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目前出土的楚简帛中“聂、摄”相通(有聂无摄)。

图2:《楚简帛通假汇释》 054 聶
因而《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在位、西元前597年)邲之战中位列车右的摄叔疑似为史载第一位聂氏人物:“楚子又使求成于晋,晋人许之,盟有日矣。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④。摄叔之称比照管叔鲜、霍叔处的提法大约是楚庄王的叔叔、楚穆王的弟弟、楚成王的儿子,封于摄/聂地而称为摄叔。楚国摄/聂地之地望亦似无迹可寻,不过根据上面通假启发,我们将目光瞄准了后世所见滠水、滠阳,楚简帛当中未见滠字,疑与聂通假。古滠水为涢水下游一条分叉河道,位于今天武汉市汉口与黄陂之间,滠阳县:“西晋永安元年 (304) 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北周废。”⑤。时至今日武汉尚留有滠口、滠水之地名。古滠水、滠阳位于涢水下游江汉平原东部,为楚国较早、较核心统治地域,作为摄叔封地所在有一定可能性,且其靠近江西、湖南,利于后世楚聂家族的南迁。

图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南朝齐 荆州 郢州 湘州 局部
结论:O-F793下游O-Y150436所标识的聂氏家族疑似为楚王室后裔,其得姓/氏疑似因楚穆王弟弟摄叔受封于滠地。Y150436突变者或为楚大夫摄叔。
后续猜测:白起拔郢后部分汉东聂氏(摄氏)族人以及其他F793宗亲顺长江、赣江东移南下迁徙至江西腹地,发展出了以江西为中心分布的聂氏及谌氏、袁氏等家族,宋代以来随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扩散至两湖、西南,23魔方寻宗筛选所见F793聂、谌、袁分布也大致符合这个移民潮走向。不过江西F793家族也可能与楚国在江西的封君有关:“金阝君(淦君,封地疑似在今樟树市)、上赣君(封地疑似在今章贡区、南康区)。”⑥。
另:1、本次小溯源一靠魔方二靠猜XD。
2、基因测序和溯源首先应当打破姓氏认同,避免缘姓氏求单倍群误区,坚持实事求是(用力指)。
3、由于数据、资料有限,本次溯源证据链薄弱,其中诸如O-F793是否为楚王族单倍群、摄叔是否为楚王后裔等多个问题尚无法明确,且O-F793、O-Y150436目前估龄较预期偏小。期待更多的样本数据揭示更广阔、更深入的历史图景。
①.23魔方 湘赣聂氏家族溯源 2019
②.23魔方 湘赣聂氏家族溯源 2019
③.23魔方 支系简介 2020.4.29
④.左丘明 《左传》· 宣公十二年
⑤.国学大师网 滠阳县
⑥.郑威 《楚国封君研究》
客从何处来
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