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前后,伴随着青铜牧业族群的冲击,欧洲、南亚、近东等地的古DNA研究都显示,来自欧亚草原的牧业族群剧烈的冲击了上述地区的种系结构。这种现象是否也发生于中原腹地,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诚然,横扫欧洲和南亚的印欧语族的触手只是延伸到中国西域地区和漠北的蒙古高原,但是否意味着中原地区新石器中早期的古人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呢?中原青铜时代年代非常晚,已经到了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三期。但牛羊马、小麦大麦、细石器、卜骨、鬲等盛行于长城沿线的文化因素在龙山晚期已经渗透到中原地区。以往数十年积累的人骨证据,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龙山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中原古人,相对本地仰韶文化土著,更显著的偏向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庙子沟文化人群,后者可能是后世北狄系统族群的主要始祖源流。这种现象是否可以得到古人基因组的支持呢?这一主题,以往古DNA分析都为涉猎,至少公开发表的论文都为讨论。
这里我们以通用科研工具AdmixTools与辅助工具R包admixR考察,青铜期前后,龙山晚期和青铜铁器时代的中原古人,与内蒙古河套地区庙子沟文化和中原河南仰韶文化人群的血统关联。这里以东北地区古族作为outgroup,以庙子沟文化组(Miaozigou_MN)和河南仰韶文化组(YR_MN)作为参照系,考察河南龙山晚期(YR_LN)与青铜铁器期(YR_LBAI)两个中原古代组的关系,结果如下:可见,龙山晚期中原人(夏代前后)携带约57.4%的类内蒙古河套庙子沟文化血统,而青铜铁器期组(商周组)中原古人的类内蒙古河套血统继续提升至74.5%。这一结果与体质人类学的观察具有非常好的吻合性,相对土著的中原仰韶文化古人,青铜期前后的中原古人携带更强的河套地区血统信号。
当然,这一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即当前缺乏来自长江流域的古人参照系,在龙山晚期,或者文献记载的禹征三苗之后,中原地区出现显著的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因素,这一点与中原龙山期古人携带更强一点的类南方血统因素吻合。
稍候,合并最新报道的历史时期广西古代组,或许可以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龙山人
3 赞
wangbing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