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郭氏家族O-MF15170:魏晋南北朝时代北方最大郭氏家族簇,人口与同时期魏晋南北朝士族比起来是个巨无霸,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内蒙、山西、宁夏最高频,应以山西为中心扩散,是太原郭氏家族的唯一候选,差不多可以肯定。但对于郭子仪家族失灵,这支在各省的频率呈现很强的连续性,应从北方连续扩散到南方;江西、福建零频;在关中只有三个,都不姓郭,不符合郭子仪家族的显赫程度,李唐O-MF12803共祖于安史之乱前后的主支都有郭姓,疑为避乱投靠外戚改姓,在关中的郭子仪家族不可能集体改姓。所以郭子仪家族应当是攀附太原郭氏。
有高人估算过,唐朝的大族大概在5万~10万,换算成魔方人口大概在20~40人。在南北方分布比较平均的郭氏大族,接近这个体量的有O-MF107565郭,共25人,郭氏4人;O-F1127郭,郭氏有19人;除此之外还有O-F3323郭,但分布太过于分散,也缺高通,真正集中的人口应该到不了这种体量,在此不做讨论。
O-MF107565共祖时间偏早,但在误差范围内,不是问题;下游多支郭氏,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唐朝郭氏家族;陕西扩散,河南高频,但是河南分支都在南阳而不在洛阳一带,只能说明南阳有一支郭氏,不足为充分论据。
O-F1127有些沉到下游的,但更多挂在上游,可能存在共祖时间的问题和不是一家人的可能性。但是O-F1127显然分布更广,光是郭氏在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河北均有分布。如果果真为一家,那么人口显然比O-MF107565多。而且福建有令公后裔入闽的传说(谱载),且有王审知的背书(史载),郭氏入闽距离郭子仪的时间又不久远。虽然平时不能看家谱,但在福建找到了用基因推断的疑似家族,样本空间大大缩小,问题的基础已经不一样了。
地理分布上来说,O-MF107565略占优势;而人口上来说,O-F1127郭占压倒性优势。所以至于令公后裔是哪一支,O-MF107565还是O-F1127,还要继续对接历史,不可盲目作结论。
祝融OM188
点赞
祝融OM188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