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的黄河人常染是最高的77.7%,这等于说是黄河人一头扎进了奇和洞。看黄河人、扁扁洞、奇和洞三个人种,湖北福建混合得比较均匀,河南混得也不错。如果浙江人是永嘉南渡河南人移去的,扁扁洞的占比似乎应该起码与山西一样,在10%附近,为什么只有2%这么一点呢?连南边的福建人的 扁扁洞占比都有22.9%高。
我们可以看到,扁扁洞是从山东经河南进入湖北的流向,这里缺少安徽的数据,我们把安徽参考江苏的数据,扁扁洞占比应该在12%附近。浙江人为什么选择性地调过了扁扁洞分布条带呢?
我的猜想,492很早进入丹江地带,一直在那山沟沟混着黄河流域血统,但是避开了扁扁洞血统传输带。492的一个儿子留在丹江,一个儿子去了关中,这个去了关中的就是后来的楚王619,他身上没有扁扁洞血统,只有少量奇和洞血统。当他以楚王身份进入楚地后,大量通婚的是北方各国的公主特别是秦国最多,恰恰秦地是扁扁洞的覆盖盲区(参考四川广东0%占比),所以说,楚王虽是楚国人,但常染并不是湖北(湖北人已经有比较高的扁扁洞血统了),如果619家族再进入浙江,这样自自然然地就避开了扁扁洞血统。
如果619是土生土长的越王的话,不可避免地跟福建人一样,混入大量扁扁洞血统,起码在10%以上。
考虑大族619在浙江占比很高,所以推测619跳过了扁扁洞迁移带,到西北去洗了一趟常染。
这样猜测的依据是,492有一个小细支,目前只有襄樊和武汉两个人,所以,不能肯定492一定是在大别山以东,492呆在丹江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492呆在巢湖以北,被扁扁洞传染可能性极大,如果492不洗常染,619占比最高的浙江很难逃过扁扁洞血统只混大量黄河血统。
浙江与山西比较,黄河血统多了7%,扁扁洞少了7%,很明显,就是没有扁扁洞血统的中原人去了浙江。这个7%就是619洗掉的。
所以,我还是猜619、656是范蠡和文种带到越地的楚王家族壮丁,他们到了越地后胡乱报姓,什么姓都参合,所以有很多楚姓,也参合到其它姓中成了占比最大的。
琅琊
点赞
尧舜
点赞